宏观形势 从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要求看:“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开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开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开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从科技开展趋势看:科技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国际金融危机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科学讨论、技术创新、产业开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开展趋势更加明显,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根本途径,积极抢占科技、经济开展的制高点。从重庆开展需求看:在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进程中,全市迎来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实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建设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开展进入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新阶段。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创新、内陆开放高地和“两型社会〞建设,突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五个重庆〞,缩小“三个差距〞,将显著增加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开展根底 经济实力和产业根底显著增强。2024 年,全市 GDP 实现 7894 亿元,人均GDP 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 1000 亿元大关。同时,现代产业高地快速崛起,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3%;新一代信息、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速度远超工业平均增速,局部领域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 5 年保持在全国第十二位,西部第二位。取得家蚕基因图谱、治疗性乙肝疫苗、超细电子级玻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兆瓦级风电机组、血液净化系统、轨道交通转向架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连续 5 年居全国第二位。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讨论〕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 406 家〔国家级 35 家〕,技术市场交易额连续 10 年保持西部第一。 科技政策法规和保障体系根本形成。公布实施?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