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当前就业工作的调查报告 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既是关系开展改革大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大经济问题,又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此,市政协成立了由朱明华、易建军、黄少君等领导同志带队的调研组,于 3 月上旬至 4 月下旬在全市开展“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的专题调研,共召开了〞11 次座谈会,走访了 30 多个部门和单位,分别对 6 个乡镇和 6 个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掌握了有关就业工作的许多情况和资料,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化的探讨。一、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我市仔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将扩大就业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开展的突〞出位置,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力度,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全市就业再就业压力,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根本稳定,实现了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开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就业工作面临农民工大批返乡、局部企业关停工作岗位流失、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下降等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城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未就业人员总量较大。到 3 月底,三大就业群体未实现就业总量增大,而且处于不确定性状态。①城市未就业人员。全市城镇从业人员 48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一五万多人。②农村未转移就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60多万人,每年新增需要安置的失地农民约 1.5 万人,到 3 月底。③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人员。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 3.2 万人,已签订就业协议的 1.2 万人,就业率 40%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 10 个百分点。以上三大就业群体未实现就业总量约 20 多万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就业压力突然增大。〔二〕岗位供给缺乏。随着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以及扩大内需政策拉动,根据 2024 年 GDP 增长 12.5%测算,同时考虑职工退休腾岗等因素,估计全市可新增 4 万个就业岗位,特别是九华经济区将成为 2024 年新的就业增长点。但是,现有工作岗位流失严重,目前全市共关停工业企业 100 余家,局部企业大幅度压低生产能力处于半停产状态,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流失就业岗位达 1.2 万个。总体上讲,不多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了目前的就业需求。〔三〕就业结构矛盾突出。一方面,劳动力素养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技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