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保函,是保证人以电子化文档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受益人开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凭证。简而言之,即电子化的担保保函。其前身为纸质保函,即担保保函的初始形式。自 2016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以来,我国便逐渐加快了保函的推行速度。纸质保函的应用,从程序上撤除了保证金收退的繁杂手续,从根本上解决了保证金缴纳的资金占用问题,整体而言显著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然而,施行过程中纸质保函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办理手续繁琐,办理周期较长,还存在真伪难辨等情况。纸质保函电子化,既是政府在帮助企业减负上的更进一步,也是推进工程担保制度的必然进程。本文将以目前而言发展较快的投标电子保函为例,阐述电子保函的推进意义与发展现状电子保函的推进意义I 从建筑企业减负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有着微观层面的革新意义用电子保函替代纸质保函,首先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投保中,企业仅需在线填写相应投保信息,同时提供社会信用代码证及招标文件即可提交订单;投标中,企业不再需要准备纸质保单,凭借电子保单即可完成业务办理。用电子保函替代纸质保函,其次为企业节约了管理成本:投标中,通过电子保函统计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并汇总在同一家单位开具投标保函的企业情况,招标方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投标后,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招标方也可以通过投标企业在投保时留下的历史记录,第一时间追本溯源。I 从建筑行业改革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还有宏观层面的发展意义发展投标电子保函,首先是招投标电子化的必然进程。早在 2013 年 2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便公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这一推行电子招投标的纲领性文件。办法颁布以来,招标投标领域逐渐建立起了电子化的投标、开标与评标。2017 年 2 月,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进一步加快了电子化招标采购的发展脚步。方案指出:2017 年要建立健全电子招标采购制度,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甲齒会円示会•幵融騎耒公用方拖赵堡孑趙至■屋咏垃卑认〒中嗣知书合同窘-丁专彖咄民儿日 ft£禺爭'标[聊;诩弔可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向投标保函的电子化发出了呼唤:一方面,电子保函在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标、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方面,有着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电子保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