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小箱梁常见裂缝分类和防治吴清(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10288)摘要:针对现有预制小箱梁存在的常见裂缝进行了分类,并就如何在设计和施工中防治这类病害进行了说明。关键词:小箱梁、裂缝、防治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蓬勃进展,桥梁的结构形式也更加丰富,其中预制小箱梁由于具有较大的截面抗扭刚度、抗弯强度,兼有价格便宜、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国内的公路建设中得到了迅速进展和广泛应用。但由于部分小箱梁设计上考虑不周(梁片的间距大、跨中不设横膈板整体的横向刚度小)、施工不当(如出现支座脱空情况等)、加上超载车的影响、自身的老化和养护不够等原因,现有预制小箱梁桥已经大量存在病害,其病害形式突出表现在各类裂缝的出现上。本文根据广州地区部分小箱梁的裂缝情况,介绍几种常见裂缝的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式。1、箱梁腹板的裂缝、裂缝形态这类裂缝一般发生了梁端至 1/4 跨中处,病害严重的箱梁裂缝会扩展到整个腹板截面。多与梁板成 45 度左右夹角,或斜向延伸至底板,在腹板底部与底板结合处纵向进展,或向上延伸至顶板,腹板和顶板间的纵向裂缝连通,裂缝宽度一般在0.2mm 以上,个别桥梁的腹板斜裂缝宽度甚至超过 2mm(文[1]),裂缝深度一般贯穿整个腹板截面。典型的裂缝分布图如图 1所示。图 1 某小箱梁腹板裂缝分布图 产生裂缝的主要成因造成小箱梁腹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设计考虑不周。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小箱梁的设计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被过度优化,安全系数较低;特别是某些小箱梁的腹板过于薄弱,腹板箍筋设计为单肢,且较为稀疏,难以满足抗剪要求造成梁体在未达到设计荷载的时候,就出现腹剪裂缝。由于腹板太薄,箍筋又少,梁体抗剪储备不足,箍筋不足以限制裂缝的进展,所以,裂缝一旦出现,箍筋应力就很大,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裂缝进一步增长和扩宽,使梁体的整体刚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荷载的不断作用下,梁体状况加剧恶化,最终趋于破坏。(2)施工原因如支座脱空导致箱梁受力畸变,或者是模板定位不准确导致腹板厚度进一步减弱等,这些都会导致腹板裂缝的产生。裂缝处理和预防(1)、加固措施:对梁体裂缝进行修补,对于裂缝宽度大于 0.12mm 的裂缝,可采纳壁可法注射化学胶液进行修复,对于 0.12mm 以下的微细裂缝,可采纳环氧砂浆进行表面涂抹封闭再使用混凝土加厚底板和腹板、必要时增设体外预应力。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