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识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蓬勃进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不少企业实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蒙蔽广阔投资者,骗取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对社会及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常用的手段,提出了一些识别财务报表舞弊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识别 财务报表舞弊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层采纳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手段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公司业绩或者盈利能力的推断、获得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它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毒瘤,其发生比较普遍,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 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及报表粉饰等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早有 18 世纪南海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致使股份公司被禁 100 年之久,让英国经济陷入停顿;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的公司舞弊财务报告风暴则导致纽约股市崩溃,使整个世界经济倒退几十年;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这些国家的会计透明度和真实性不高有关;美国安然公司使得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百万元的养老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投资者估量损失约 900 亿美元,并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等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导致美国证券市场遭受约 5 万亿美元市值的损失,并使整个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浓重阴影之中。 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以来也没有间断过,如上世纪末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案件及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案件;本世纪的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银广夏、科龙电器、银河科技、天津磁卡等舞弊事件等,使得广阔中小股东以及投资机构、证券公司等大股东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进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受到挑战,极大地影响了证券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假如如此持续下去将严重阻碍整个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进展.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为财,胡作非为.如何识别、防范这些小人,对保护广阔投资者的利益、重拾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保证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进展有极其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