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参考:《世界最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金字塔法则》《思维导图》《麦肯锡方法》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人格框架:对事不对人问题框架:出了什么问题,什么原因,谁的错.结果框架:你想要什么?怎样得到,需要哪些资源.人格否定双重约束框架:假如你这样做,是错的;你那样做,也是错的;你没法决定怎么做,更是错的。你活着就是个错误,你长的就该死。塞拉姆女巫困境:把你捆起来扔水里,假如你浮起来,那你是女巫,我们要搞死你;假如你沉下去了,那你不是女巫,但你已经挂了.强迫性重复,躲避分裂和失控感。一个女人天天被老公打,打了十几年,突然有一天,老公笑眯眯的回来了,还给她买了化妆品,她一定觉得好恐怖.说你待会是不是要杀了我.老公说,怎么会呢我良心发现了。女人说不是,你肯定要打我,你打啊,我才不怕你咧。老公说我真不是要打你。女人说就是就是。老公烦了,就把她打了一顿。改变是渐进的。 “应该做”(头脑,比量)和“想要做"(情感,现量)中间有一条鸿沟。用强悍的军事化风格固然可以促成改变,但容易造成人的机械化和心灵的割裂。春风化雨般的包容和耐心才是解决之道。柴静在《新闻调查》早期采访时,常用句式是“你不觉得……?"“难道你没想到……",有人喜爱,更短,更直接,更来劲。后被庄主任修理过,说提问的动机应是疑问,不是质疑.那种冷峻的正直里,有一种预设立场的自负。人在交战中,立足之地本能地会踩得格外坚硬,越受压力越被攻击越可能如此.但事实和逻辑不是用来上阵杀敌的,也不是用来跟人分高下,逻辑只用来认识事物,它里面没有火气,也不含敌意,只是呈现“事情何以如此”.人都有弱点,避开鼓动和被鼓动更不是易事,我上次写过小时候看《少林寺》里方丈给李连杰剃度时一再追问他“能持否?”,和尚和记者,这两个工种,都要求你“能持",持不了,或者不想持,就别干了.我恨你Reason 1Reason 3Reason 2结果Reason 1Reason 2Reason 3某公司部门甲部门乙部门丙记者云集的现场,有一种发低烧的气氛,温度一上来,几百个镜头烤着,人讲话时容易失度,泪笑都容易夸张.新闻旋涡的中心往往是空的,只是一股子情绪搅着,问题投进去,还没定足,一卷,就不见了.金字塔结构理论核心:从结论写起,下层用论据支撑,论据下层再用子论据支撑.首先表达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核心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问答模式最适合受众了解文章的全部思想.一般而言,核心思想是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