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 目录一、规划范围与期限二、现状概况三、现状问题分析四、规划依据五、规划指导思想六、规划原则七、规划设计附表: 1、加油站、加气站现状与规划对比表2、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现状统计表3、东营市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统计表附图: 1、现状图2、总平面布局规划图3、规划定位图一、规划范围与期限本次中心城加油站、加气站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具体为:南起南二路、北至潍坊路、东起沙青东路、西至郝纯路,向北还包括胜北社区的用地范围。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即 2024 年.二、现状概况在市域范围内,现状加油站、加气站总量已达 260 余处,趋于饱和状态。加油站、加气站大多沿辛河路、东王路、潍高路等几条道路设置.在中心城建成区范围内,现状加油站共有 44 处,其中西城 34 处,东城 10 处(注:东、西城以东青高速路为界划分)。现状加气站共有 2 处,都位于西城。现状加油站、加气站大部分依托过境路和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如:西四路、北二路、南二路、东二路等),且布点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法律规范,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三、现状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展,对成品油、气需求的大幅增长,加油站、加气站的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的进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对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直接导致加油、加气市场的不断扩大.加油、加气站点的建设对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动全社会经济建设的进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各种成分的加油、加气站共同存在,油田所属、石油公司所属、以及社会加油、加气站等,共同构成了现状的布局特点。1、 现状加油站、加气站,未经统一规划,一部分位于规划道路绿线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部分加油站位于过境路或主次干道的交叉路口,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例如:17 号、21 号、44 号等).2、现状加油站、加气站布局混乱,间距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规模差别大、总体数量少,某些地段出现“扎堆"现象,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半径,不满足国家法律规范要求(例如: 9、10、11、12、13 号以及 40、41、42、43、44 号等)。3、现状加油站与加气站的数量悬殊,加油站 40 余处,而加气站仅 2 处,随着人们社会环保和节能意识的进展,以气代油的趋势迅猛进展,用气量将加大,现状的 2 处加气站势必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4、现有油田所属加油站,绝大多数为油田二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