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两会热点:聚焦食品安全问题

两会热点:聚焦食品安全问题_第1页
1/4
两会热点:聚焦食品安全问题_第2页
2/4
两会热点:聚焦食品安全问题_第3页
3/4
两会热点:聚焦食品安全问题中国食品业在经历了 2024 年的牛奶之觞后,“问题奶粉”又死灰复燃,可口可乐“雪碧含汞”,“主食转基因"等安全问题引起全民激辩……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席卷全国,使得人人自危。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近年来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三位副总理携 15 部长共保食品安全. 2024 年,全国蔬菜农残合格率达到 97.4%。2024 年农业部共监测了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88 个大中城市,监测蔬菜种类 72 种,样品 13920个. 在中国,遭遇有害、有毒、非健康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 , 但更 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根据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我国 13 亿多人口每天消耗 200 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 20%左右。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缩短至 28〜45 天,猪出栏时间缩短至 2。5〜4 个月,凡此种种严重违反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更有一些不法生产商逆食品安全法规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此类案件数量的持续上升,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科技与商业伦理之间进展的不平衡。第三类是因为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两会热点:聚焦食品安全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