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透析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体制缺陷,中小民营企业在进展中自身的局限性、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和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管理职能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够等方面的影响,融资困难、筹资渠道不畅一直是中小民营企业在进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文章着力探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实行多种措施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融资 现状 成因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246-02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小民营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制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中国各界所认可。而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其进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快速进展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进展,抑制其活力的瓶颈。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有作为,就必须解决好融资问题。 一、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目前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仍受到诸多限制,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融资方面:资本市场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门槛过高.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尚存在―定的缺陷,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加上民营企业规模小,承担不起股票发行的费用,也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等自身弱点,不利于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小企业板固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途径,但并不会成为上千万家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至于发行债券,目前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利率固定,期限较长,主要用于进行资本密集型大规模项目的投资,带有政府主导垄断的推动型色彩,一般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况且并不适合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手段.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形成股票类、贷款类、债券类、项目融资类、财政支持类六大融资方式,但这些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很低,除少量信贷资金外,民营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的渠道猎取资金.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