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1)会计假设: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会计主体—界定服务范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的分析、决策. 持续经营—使会计工作能按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会计处理,提醒投资者目前的财务信息是否有价值。 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才有意义,结合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全面分析. 货币计量—使会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提醒使用者充分认识货币计量对信息的影响。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根据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3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4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5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6 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楚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3)确认和计量的原则1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2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3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根据实际成本计量. 4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4)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1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2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纳不同的核算方式。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根据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5)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确认和计量的依据。1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