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养大赛(决赛)学校名称: 西华师范大学 参赛学科: 化 学 选手姓名: 徐美鑫 参赛课题: 二氧化硫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第二节《二氧化硫》说课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第二节 二氧化硫.将从七个方面阐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氧化硫是学生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后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氧化物;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有利于巩固相关理论;也为学习其他非金属自然族打下基础。本节教材知识体系良好,实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突出重点的方法是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情境,重视化学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突破难点则采纳对比的方法,加强直观教学,补充演示实验,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二、学情分析 在氧族元素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他们对同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性质变化已有一定的了解,又刚学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的知识基础,并具有简单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经验,具备了实验探究条件。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 SO2的性质,了解其用途以及 SO2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2.培育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比的方法讨论物质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培育合作精神;2.体会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四、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主体",学习是在“学习情景”中通过“协作”和 “会话”自主实现“知识意义构造”的过程.遵循“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引导,探究过程为主线,培育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原则,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主要采纳探究式教学法,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创设情境 引发问题通过酸雨的危害——乐山大佛石刻被腐蚀的图片引入,启发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人们谈论酸雨时常常将其与二氧化硫联系在一起?二氧化硫有哪些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推测猜想:老师引导学生由硫元素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