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土2。1 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 20 号铅丝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2。2。4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2.5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实行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2。2。6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3。1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 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 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 → 清底 3。2 坡度的确定: 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m; 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 1。25m; 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一 1.5m; 3.2.1。4 坚硬的粘土一 2。0m. 3。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 5m 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3.3 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各 类 土 的 边 坡 坡 度 表 1-1边 坡 坡 度 (高∶宽)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1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2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1∶1.253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4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6老黄土1∶0。10 1∶0。25 1∶0.337软土 (经井点降水后) 1∶1。00 ?? 3.3。1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3.3.2 开挖各种槽坑: 3.3。2.1 浅条形基础。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 60cm 为宜,从开挖端都逆向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