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赵州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 19 课《赵州桥》。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坚固、美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4、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三、说学情我班学生的拼音、字词基础比较好,而且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字词的学习相对轻松.但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是一个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四、说教法学法教法:“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重视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纳“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老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直观教学”法:通过投影配合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学法: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育能力,陶冶情操.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