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企业内部控制体制的构建[ 摘 要 ]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了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控制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进而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构建和完善企业内控的建议。 [ 关键词 ] 内控 利益相关者 体制 构建 一、引言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 19 世纪,是一种协作或者说合作的观念,其核心思想为企业是相互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的连接体,它通过显性契约(合同或者合约等)和隐性契约(事实利益关系)法律规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为利益相关者制造财宝。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在强调内控与外部控制并重的同时,以企业利益相关者团体满意化为导向,以协调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内容,以企业内控的有效实施为最终目标,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利益逻辑,来分析定义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这张大网上,每个人应扮演的角色、职责与义务. 二、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讨论企业内控的可行性 企业内控之所以可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是基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企业内控中表现在以下其几个方面: 1.企业内控的主体和客体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开展企业的内控活动首先要明确控制的主体和客体,主体是实施内控活动者,客体则是企业内控主体实施控制活动的控制对象。COSO 提出的报告指出,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还有其他普通员工,他们既是企业开展内控活动的主体又是内控活动的客体。 2.企业内控活动的目标是为了保障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内控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型、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可遵循行,而自行进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活动的自律系统。企业内控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效益型,也就意味着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可能收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潜在的投资者、竞争者、供应商等其他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均可从中获利;企业内控保证了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有益于政府机构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行业团体内竞争的公平性。 3。企业内控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展的一个活动.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内控只和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有关,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几乎没有关系,内控不到位是内部机制没有设置好。而实际上,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分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