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统设)形成性考核册原则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 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揭示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2. 生产资料,劳动力3. 价值和使用价值,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 生产该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 抽象劳动,互换价值,价值7. 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8.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10.价值规律,政府干预二,单项选择。B A C C C C A D D B三,多选。AB CDE ACD ABCDE AC四,判断。12358 错五,简答。1.(1)“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3)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4)例: 2.(1)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3)个别商品生产者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的意义3.(1)社会需求构造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2)价值规律的自发调整和政府的干预六,论述。1.(1)“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3)企业扩大市场拥有率的途径重要有:A/提高使用价值;B/减少价值 (4)例:2.(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期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原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因此,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原因决定的。可用公式来表达为:。 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期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故意或被迫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原因。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为克制通货膨胀,政府实行紧缩政策,紧缩银根,假如措施不妥,会导致通货紧缩;另一方面,消费者和生产者由于预期和信心方面的原因,普遍惜购惜投,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局限性。(4)从货币流通规律的角度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