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 8 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考向一 全球气候变化(·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 1972~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一样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 1~2 题。1.导致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解析:第 1 题,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的冰川面积比 1972 年的小,阐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A 项对的。地壳抬升、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都不能导致冰川面积减少。第 2 题,“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意味着气候继续变暖,冰川深入缩小,冰蚀作用不也许增强,也不也许使绿洲面积增大,A、B 项错误。冰川作为陆地淡水资源(固体),面积缩小将导致该流域干旱程度深入加剧,导致恶性循环,C 项对的。流域面积与地形地势有关,与冰川面积无关,D 项错误。答案:1.A 2.C考向二 气温和降水(·高考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3~4 题。 3.在上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对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4.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合适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 3 题,此图为北京西山地形剖面图,阐明该地位于华北地区,降水重要来自东南季风。 由剖面图的走向为东南—西北可知,甲、乙、丙、丁四地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依次减弱,因此年降水量也依次减少。故选 A。第 4 题,由材料可知,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比较甲乙丙丁四地,显然甲地最合适大面积种植板栗,由于甲地位于向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风的迎风坡,且地势较低,光照条件好,温暖湿润,自然条件最佳。故选 A。答案:3.A 4.A(·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 8 时至次日 8 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重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毕 5~6 题。5.导致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重要原因是( )A.降雪量 B.温度C.光照 D.地形6.图中 M 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也许是( )A.农田 B.林地C.城区 D.乡村解析:降雪是一种大气降水形式,降雪量的多少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原因有直接关系。积雪深度是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地面上,从雪层表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