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散文阅读第一节 分析作品的构造和思绪第 1 课时 宏观把握布局谋篇,多向分析句段作用(复习课)我国数以万计的诗歌中,有某些怪体诗,写得神采飞扬,别致有趣。例如图中这首宋朝著名词人秦观的 14 字回形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整首诗首尾相衔,循环成趣。下面也是一首怪体诗。你能猜出它怎么读吗?龙虎虎望山山山湖湖湖湖湖海海海海会仙仙仙仙仙仙仙仙答案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背面的题目。浣花草堂黄 裳① 到四川来此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厉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②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所有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迹。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通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③ 走出西郊,通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④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停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终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本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⑤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常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⑥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种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重要建筑了。⑦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