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女中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工作的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镇大量人员外出经商、务工,也有许多外来人口在我镇做生意、打工,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及残疾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显.为进一步加强这类儿童的教育工作,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及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障教育公平,结合我校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学校在儿童成长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为留守儿童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健康、欢乐成长。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掌握这些儿童的情况,根据学校和儿童实际,开展形式多样、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关爱和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这些儿童,不断提高关爱这些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让校园成为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的温馨家园,努力实现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学业有教、监护有人、安全有保、亲情有护、活动有地”的工作目标,让每一个儿童都得到健康成长。三、主要措施(一)成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之家或心理教室。学校要在校内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之家”,配备必要的电话、电视、电脑以及图书、棋类、球类等设备器材,必须设立三类儿童亲情电话,确保可随时使用。“留守儿童之家”以指导三类儿童,解决三类儿童的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三类儿童工作人员培训,重点做好对三类儿童校内外管理、自我保护意识、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二)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随迁子女,信息管理库”学期初,义教办及班主任要仔细调查摸底,了解三类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三类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要安排专门人员对三类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三)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活动1、实施“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