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0引言质量监督的定义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检测活动满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要求, 对实验活动中的人员、设施、环境等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它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时也是管理者对检测工作实施监管的一个重要渠道.质量监督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在一个单位最高管理者的授权下开展的,是代表最高管理者实施质量监督的,是检测全过程有效运行的保证.在《实验室认可准则》和《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实验室的质量监督都有条款要求.其中,CNAS—CL01《实验室认可准则》4。1。5g) “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 ;第 5。2。1 条规定 “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第 5.2.3 条规定“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4.1.10“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1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设置对于综合性实验室而言,质量监督工作一般以质量监督网的形式展开,质量监督网由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检测部门的质量监督员组成。质量监督员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员的数量:实验室设置质量监督员的数量,应以能够覆盖实验室所开展的检测项目为准,根据检测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只要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即可。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应设置不同的监督员,质量监督员一般占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数量的5%~10%.2)监督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质量监督员应由检测领域中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各种检测方法,并能够在检测工作中对不法律规范及不正确的方法进行识别的人员组成。其作用是对检测工作人员的检测过程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工作质量。就专业知识而言,要求其高于一般检测、核查人员。3)监督员的任用:监督员通常是兼职的,一般可由专业科室的主任或者熟悉本专业的技术骨干担任.质量监督员应由所在科室推举、质量负责人审查、机构负责人批准后,以文件形式聘任。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监督员的培训、指导、业务管理和考核。2 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施实验室质量监督就是为了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现状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它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