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我了解到,人才培育的目标是培育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讨论和应用讨论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养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猎取知识能力,具有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培育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实行业余教育,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舞自学成才。人才培育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进展.我认为学校学院不仅要把办学的视野放在为考试而准备之上,更要把教育放在爱和责任上,培育出学生健全的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智慧,使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更关注知识的运用,以及知识的制造。提到教育质量的提升,我认为重点还要建设学校的文化,学院的人文精神。一流的学校不是因为有一流的环境设施,而是因为有一流的老师、有一流的文化。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曾经说过,思想自由是大学的基本原则,大学为大,在于有思想自由与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学院文化精神,形成一种精神,一种拒绝平凡,不断超越自我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形成了就会成为一种精神,不断传承。结合到具体,我认为我院应多办人文,性格培育,潜能激发,人生规划启发方面的讲座,这样更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也不是说科研方面的讲座没有用,只是接受度有限,效果也有限.当然除了文化的涵养,还应当创新人才培育模式,设计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课程体系、方法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多把理论课和实践课安排在一起,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很多同学都反应,我学院课程安排有问题,实验和课程不同步,这样达不到实验的效果,实验做过了,却没有理论作为依据,很难掌握知识.我还发现,学校和学院对于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的人才培育方面有较大差距,学生干部相对有更多机会接受到更好,更适合,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培育,然而学生干部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普通学生才是塑造一个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主要对象,以及学校和学院该重点培育的对象。所以我认为加强对普通学生的能力培育尤为重要,比如从人际沟通,语言表达,团结协作,学习能力等学生干部所必须的素养方面对普通学生也进行一些适当的、切实可行的培育。还有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在大学的这两年,我深刻感受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