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总结 法制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律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因此,在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制观念,是极为必要的. 一、强化意识,法制教育管理制度化 我校一直坚持校长是普法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一直是法制教育的主要领导者和宣传员,动员组织学校老师、家长积极参加法制宣传教育,引领全体学生人人参加“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普法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参加,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老师先行,法制教育常常化 1。带头学习.法制教育作为素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法制教育是促进文明校风形成的重要因素。老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领着,学生的崇拜者、模仿者,是法制宣传的关键因素,加强对老师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提高老师的法律意识和法纪素养,已经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学习《宪法》《教育法》、《老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意识,为依法执教、依法治教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积极宣传。全校上下形成人人都是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氛围,每位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以学校为主阵地,突出对学生从正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普及。我校各班先后组织学生仔细学习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等.通过讲解这些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法制体系,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制教育,做到了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老师、上课有教案,课时有保障。品德与社会课穿插法律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基本普及。 3。组织教育。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道法律的作用,了解我国法制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观念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知道公民应依法办事,违法必受制裁,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社会责任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国徽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徽法》等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的全民普法的教育内容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