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方病,以及地方病的种类。 2、让学生能推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的种类。 2、难点:如何判定地方病。 三、教学时数:1 课时。四、教学过程:(1)引言导入: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为配合《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提高广阔师生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也是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将地方病病的内容进行一下学习。 (2)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和。 (3)推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 A、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群组发病率均高。 B、迁入该地区的人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病同当地居民. C、当地易感动物发病同当地居民。 (4)分类 自然环境: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砷中毒 自然疫源:鼠疫、布鲁氏菌病 (5)传播途径:触摸、呼吸道、消化道 (6)传播源:牲畜(猪、狗、猫、牛、马、羊、鹿、家兔、骆驼等) (7)症状:发热;多汗;骨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 (8)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源; (9)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休息;营养。 五、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六、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积极向家长宣传自己所学知识,引起共同重视,及早做好防范.小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2、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怎样预防碘的缺乏。 教学器具: 教材 宣传挂图 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瓶 土盐样品 合格碘盐样品(有碘盐标志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碘是一种人体必须的化学营养物质,人体缺碘会造成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合格的碘盐里含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碘,我们每天必须吃入一定量的碘盐才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才能够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劳动和生活,就象我们每天必须吃饭一样重要.学生不吃碘盐,个子长不高,学习学不好,还会得甲状腺肿大(粗脖子病).一、缺碘有什么危害? 缺碘能引起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根、瘿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