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教师姓名: 班级:三年级第一单元 时、分、秒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2、时、分、秒间的进率。3、简单的时间计算。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懂得 1 分=60 秒,会进行某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教材阐明有关“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重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重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懂得 1 时=60 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重要教课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详细内容的编排次序如下:在详细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测钟表,得出 1 分=60 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通过时间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品体的物体体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不过时间又伴伴随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展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争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 分钟有多长”和“1 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生活息息有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四、教学提议: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尽量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络。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要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四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整理书包等的时间,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理解自己感爱好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教课时,就要充足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渐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意识和习惯。2、重视直观教学,充足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 60,而不是此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会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课时要加强对钟表的观测,尤其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