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艺术之浅谈摘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师生间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结果。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作为职业中专的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本文主要从“接纳学生,尊重学生,有同理心,真诚赞美,慎用批判”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沟通接纳 尊重 同理心 赞美 批判做老师的都同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热,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事实上学生方面却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老师关起情感沟通的大门。尤其是在职业中专学校里,学生对老师的工作多有不屑,甚至有很多诟病;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及学习兴趣不甚关怀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育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进展都大有裨益。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则有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美国教育家季洛特说:“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老师,必须要重视与学生的关系,要能夺得每个学生的心。”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一、接纳学生接纳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品质:“老师信任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信任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帮助学生信任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而且它们必须改变,但是,他在老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老师不要求学生先改正错误,变得完美,然后材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信任学生自己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进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咨询专家高顿认为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令学生深思,敞露自己的情感;不接受则使学生焦虑不安,导致抵抗致使沟通滞塞、终止。但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假如你接受一个孩子,他会保持老样子,所以要他将来变好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诉他你对他的行为不能接受.师生间之所以会出现沟通不畅正是因为老师通常的反应方式—-训斥、命令、探询—-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不可接受的。我从事了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深知该门课程着实让学生头疼,对于职业中专的学生更是如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