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旅游景区的管理概述◊案例导入:从景区南门买票上庐山,门票 180 元。没走多远,想要到三叠泉看瀑布,还得买 64 元的门票。石门涧山上山下都有售票点,票价 50 元。一座庐山,一路上山,一路买门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这座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荣誉称号的世界级名山,并不是一家在管。整个山体面积为 282 平方公里的庐山,曾经同时有六个机构或地方政府在管理。有利益处,“人人都在管”;出事时,“处处无人管”。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模糊、政企不分、利益纷争、门票价格节节上涨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不仅仅是庐山,景区管理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出现,一些景区管理单位面对破坏景区旅游资源的行为束手无策;一些景区管理机构掣肘于当地居民的生活现实,景区保护工作流于形式。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也面临着过度城市化、商业化与人工化的挑战,作为保护地而设立的风景名胜区越来越像“旅游开发区”。一山六治2011 年 11 月的一天,星子县辖区内的庐山的一个景点发生火灾,县政府却无动于衷。火势越来越严重,最后,在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带领下,大火被成功扑灭。事后,管理局的一位领导向星子县政府抛下一句话,“我们灰头土脸的,你们却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星子县政府“隔岸观火”事出有因。根据 1996 年江西省人大通过的《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下称“《管理条例》”),防火护林的责任归庐山管理局。事实上,庐山管理局对山体外的管理根本无法指导和监督,庐山早已陷入“多头管理”的困局。一直以来,庐山整个山体面积为 282 平方公里,分别归属管理局、庐山自然保护区、庐山垦殖场,以及九江市的星子县、庐山区、九江县管辖。“一山六治”是当地人对庐山管理的描述。多方争利2012 年 12 月 21 日,庞星和几位朋友到庐山游玩,他们由庐山景区南门买票上山,每张门票 180 元。然而没过多久,等他们去往三叠泉景区看瀑布时,却被一道大门拦2下,还得买票,每位 64 元。不是已经买过门票了吗?庞星一打听才知道,第一张门票是庐山管理局发售的,而大门那边又是九江市庐山区的管理范围,所以要再买门票。此外,像石门涧等好多地方都在单独售票。据了解,重复售票缘于管理各方利益上的“争夺”。庐山管理局一位内部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96 年通过的《管理条例》只是一个地方性法规,对于门票怎么收、利益如何分配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庐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