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作者介绍1862 年,康芒斯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霍兰斯堡(Hollansburg).此时,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时期.康芒斯的父亲是一位基督教教徒,他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废奴运动,帮助美国南方的奴隶逃亡至北方,其家庭成为有名的“地下铁路”中转站之一。在这种家庭氛围之中,康芒斯耳濡目染,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力图矫正大量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康芒斯的父亲是从事印刷业的小业主,收入不能维持一家人的开销,他的母亲不得不开设小旅馆,以补贴家用。因为家境困难,康芒斯高中毕业之后,去当了一名小学老师,然而这段经历非常不愉快,以至于他很快辞职并宣誓再也不教小学.他也尝试了一些其他工作,但也都不成功。1882 年康芒斯终于凑够了大学学费,如愿进入了俄亥俄州的奥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康芒斯进入奥柏林学院后,广泛参加各种社会事务,调查工业生产状况,投身教会慈善事业,并于 1883 年加入印刷业公会,成为一名活跃的工联主义者.通过在奥柏林学院的学习,康芒斯的思想开始成形。然而,由于过多的参加社会活动,康芒斯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使他一度精神崩溃。鉴于康芒斯强烈的求知欲和正患病的事实,1888 年学校牵强同意康芒斯毕业,并授予他文学学士学位。从奥柏林学院毕业之后,康芒斯随即进入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读博.之所以选择该大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随理查德·伊利(Richard T Ely) 。在伊利的影响下,康芒斯逐渐形成了对经济学的独特视角,为后来构建制度主义经济学的框架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促使康芒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进步运动 。1890 年,由于康芒斯的历史成绩没有过关,他未能获得博士学位。虽然学业不理想,但他还是顺利进入康涅狄格州的卫斯理大学 ( Wesleyan University ) 担任政治经济学教员。同年,康芒斯结婚,然而,或许由于康芒斯对正统经济学的批判态度,所以授课效果并不理想,一年以后,卫斯理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康芒斯.无奈之下,康芒斯通过朋友关系在母校奥柏林学院找到一份教职。虽然工作尚未稳定,但他却没有停止理论思考。1893 年,康芒斯出版了第一本著作《财宝的分配》。像亨利·乔治一样追问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根源,并初步提出解决方案。1895 年,康芒斯辞掉母校的工作,来到位于纽约的雪城大学 ( S y racuse University)教书.在这一时期,康芒斯开始讨论政治学问 题,并于 1896 年出版《比例代表制》.同时他积极参加社会事务,被人们视作激进分子。但后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