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教案初一年级九班 胡惠芳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2、提高学生的急救技巧 3、培育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助人于危难之时. 教学重点:常用的急救方法。教学难点:急救知识与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过程: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或遇上各种意外事件,来不及就医,需要立即处理,这就要我们学一点急救知识、方法来自救或互救。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1、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2、 体温:正常 37 ℃ 。37。5 — 38℃ 为低热,38 — 39 ℃ 为中热 39 - 40℃ 高热。平静时,心跳每增加 20 次,温度上升 1 ℃ 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宁静状态 60 — 100 次 / 分,一般人在 70 次 / 分。(自测脉膊) 4、 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 16 — 20 次 / 分。 5、 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 / 舒 = 100 - 120 mm Hg / 60 — 80 mm H g 收 > 140 mmH g 舒 〉 90 mm H 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二、急救中心:电话号码:120:求救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说明病人或伤员人数、病情、伤势,有利医生准备. 另外全国统一报警电话:匪警:110,火警:119。交通事故报警:122.1、说清病员或伤员的详细地点,附近明显建筑物,联系人电话、姓名。2、有条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时清除路碍 3、求助及时向身边的人员求助,邻居、心理善良的热心人在危难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 三、常用的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 8 % ,50kg 的人血液为 4000 mL ,失血 1 / 3 时会有生命危险.(1)出血特点: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挤、挫伤)(2)止血方法:a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脏的一端,使血管压在骨骼上,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桡动脉上臂中段,肱二头肌肉外侧沟处.(学生动手)b 、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在伤口,再加棉花、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处,再紧紧包扎,常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 、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止血带有:橡胶管、布条、绷带、三角巾,每隔 30 — 60 分钟松解 2 - 3 分钟.d 、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将棉垫放在肘窝或腘窝、使肘、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作“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