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它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变隐匿、并发症多、致残性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为了预防慢性病的长期危害,防止严重的并发症,根据区有关文件指示,我院紧跟形势,开展慢性病重点是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做一总结。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筛查慢性病. 我院自 8 月份开始开展全乡 29 个行政村的居民健康档案创建工作,医院派遣一个体检小组在各个村卫生室为村民开展免费体检,体检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化验血糖、血常规、B 超、心电图、胸透;咨询体检人员既往病史、饮食、运动、吸烟、饮酒情况,根据体检结果,诊断其是否有慢性病,对已诊断为慢性病或体检发现慢性病的患者,在其档案袋上分别用相应的标签贴出,高血压为红色,冠心病为黄色,脑卒中为蓝色,糖尿病为绿色.并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病管理法律规范中。经过健康体检,发现高血压病人1029 人,比原来增加了 481 人,占建档人数的 22.1﹪,糖尿病病人204 人,比原来增加了 73 人.这说明我乡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发现率低,今后还要加大宣传,加强健康教育,让高血压病人主动测量血压,让农民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登记慢性病患者花名。 根据各村卫生室慢性病登记情况,收集整理并统计慢性病患者人数,高血压人数为 548 人,糖尿病人数为 131 人,但从居民健康档案的统计结果来看,高血压人数为 1030 人,糖尿病人数为 204 人,这说明我们以前的登记人数有点保守,统计数值偏低,没有做到及时发现,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漏洞,各种机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建设。 3,实施门诊首诊测血压. 根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法律规范》的要求对全乡 35 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对第一次发现血压〉140∕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 3 次以上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并将其纳入慢病管理中。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根据上级指示,加强了 35 岁首诊测血压制度建设,门诊测血压人数明显提高. 4,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我院响应上级号召,对全乡的乡村医生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培训时间长达半月,培训内容有高血压、糖尿病知识,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