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阅读次数: 215叶菁【摘要】完善同工同酬制度,加强对被派遣劳动者收入的保护,必须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进行原则性规定.限制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要限制劳务派遣制度的就业岗位。加强劳务派遣机构法律规范化管理,必须对劳务派遣机构的设立实行"许可主义”原则,强化对劳务派遣机构的责任追究.【关键词】劳动法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劳务派遣的积极作用有效降低实际用工单位的用工成本.在劳务派遣法律关系中,实际用工单位仅需向劳务派遣公司支付一定使用费用,便可以减少员工招聘、培训、日常管理等在内的大量工作及管理费用支出。被派遣劳动者的人事组织档案都是交由劳务派遣公司进行日常维护管理的,日常工资、社会保险缴纳等繁琐的事项都由劳务派遣公司操作,实际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在这方面的支出可以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同时,实际用工公司可以按需从劳务派遣单位选择员工,根据工作的繁忙程度适时调整用工数量,避开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做到人尽其用。增加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调动其积极性。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为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方便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提高收入。另外,实际用工单位大都是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工资待遇水平比较高,而且招聘都比较急迫,这对于被派遣劳动者,尤其是兼职劳动者是有利的。既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增加工资收入,也可以为社会制造更多财宝。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进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工同酬难以实现。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对相同的人群同等对待。对一个企业来说,从事相同岗位的人员就要给予相同的酬劳和待遇,坚持同工同酬,不能因为籍贯、来源等原因区别对待。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实际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这已经成为实际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降低用工成本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算是加上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的管理费等费用,实际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还是比一般的雇佣形式成本要低廉。而劳动者在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将要派遣的机构还不了解,有的人甚至对将要派往的实际用工单位是哪一家都不知情,因此就很难在劳动合同中要求维护自己同工同酬的权利.在知情后想要主张同工同酬也没办法,求助无门。劳务派遣机构虽然明知被派遣劳动者与实际用工单位其他员工工资待遇有明显差别,但为了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