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总则第 1 条目的。为提升工厂的技术水平,法律规范工厂生产管理,提高工厂效益,特制定本制度。第 2 条解释。技术改造是工厂在现有基础上用先进的技术代替落后技术,以促进技术进步,工厂技术改造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产品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新产品的质量.2.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各种物资的消耗和劳动消耗,降低成本.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4.加强生产薄弱环节,提高生产薄弱环节的生产能力.5.促进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第 3 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设备更新改造、工艺改革、模具工装改进、原材料综合利用等相关管理工作.第 2 章技术改造工作的责任权限第 4 条技术改造的职责划分.1.技术改造领导工作由技改领导小组负责,技改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设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技术改造的评审工作。2.技术改造项目须由工厂技改领导小组组长审批通过方可实施。第 5 条技术改造评审小组。技改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评审,负责技术改造立项、评审工作。技改领导小组成员其成员由相关部门提名,由总经理批准任命。第 6 条技改领导小组的职责.1.积极鼓舞员工和有关部门提交技术改造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搞好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工作.2.审核各种合理化建议和各有关部门提交的技改方案,确定是否立项.假如某项目可立项,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分别对该项目进行生产、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3.审核可行性论证,决定是否实施该项技改项目,并将决议报工厂总经理审批。4.项目审批通过后,技改领导小组负责推动项目的实施.5.对已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评审与验证。第 3 章技术改造实施第 7 条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及可行性报告论证。1.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准备进行的改造项目通过调查讨论和预测以及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比较,提出是否值得改造、工厂是否具备改造条件及如何进行改造等相关意见,以此作为技术改造项目的决策依据。工厂的技术改造项目,特别是重大改造项目,需通经过可行性分析方可实施。2.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投资机会论证.通过各方面的调查与讨论,分析项目的前途,确定是否有立项的价值.(2)初步讨论。明确项目的基本情况,例如规模、技术要求等。(3)详细讨论.对现有资源、技术、设施、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4)结果评估。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完成可行性分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