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联网工程概论》课程类别:专业课(按人才培育方案写)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总学时、学分: 72 学时 4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进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生存的物理世界网络化、信息化,将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互联整合,成为未来社会经济进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物联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联网的进展现状、掌握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其典型应用领域和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联网及其应用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物联网理论与实践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物联网讨论与应用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进展过程、产业前景。2.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射频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M2M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安全技术等.3.熟悉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农业、公共安全、医疗、环保和家居等领域的应用。4。了解物联网进展的机遇与挑战、了解我国“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的有关情况。课程教学要求围绕三个目标:一是学习扎实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与理论,二是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三是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培育兴趣和奠定坚实的基础。《物联网工程概念》课程教学要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知识自主探究与应用能力的培育,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每位学生主动制造性的学习。三、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大学物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物联网体系结构; 3.物联网关键技术;4.物联网数据处理;5. 物联网安全技术;6。 物联网应用:智能物流、交通等内容.难点: 1.物联网的基本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的功能; 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3.无线通信技术。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占 40%,自主学习方法培育占 30%,任务驱动与实验设计占30%。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提供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课程管理、作业管理等多方面提出示范性要求。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