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评教系统建设方案目录一、建设背景 3二、建设意义 7三、互联网环境下教学督导评教工作的必要性和特点 9四、网络化评教系统的实施应用成效 10五、建设目标 12六、系统功能需求 131 学生功能需求 132 老师功能需求 133 管理员功能需求 144 督导专家功能需求 145 系统开发环境 146 性能需求 157 出错处理需求 158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15七、总体设计 151。Java 语言 222.HTML 语言 233。数据库 23八、系统功能模块 24(一)、门户网站 24(二)、管理员后台管理 24(三)、学生登录管理 25(四)、评教查询信息管理 26(五)、督导评教范围设置 27(六)、评教时间设置 27(七)、评教分析和报表输出 27(八)、评教指标管理 28(九)、移动评教 28(十)、功能参数 33(十一)、培训方案 411、培训规划 412、培训目的 413、培训对象 424、培训计划 425、培训教材 43(十一)、售后服务方案 431、服务目标 432、服务原则与策略 44(1)奉行“开放式服务”的核心内容 44(2)基本服务原则 44(3)基本服务策略 453、服务体系 45(1)项目小组 45(2)在线客服 464、多样与迅捷的响应方式 465、售后服务的承诺 47(十二)、价值与优势 48一、建设背景(一)教学督导的主要形式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主要通过随堂听课、实验检查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评估,尽管形式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相似.教学督导由教学督导办公室负责,督导人员包括督导专家和督导秘书,一般以院系为单位给每 3~4位专家配备 1 名秘书.督导采纳计划督导和随机督导相结合,以随机督导为主的形式,将需要督导的老师一学期的教学安排告知督导专家,由专家自行决定督导哪次课。每位授课教员在一学期内会接受 3 次督导,但不知督导的是哪次课.督导结果的反馈采纳:一是督导专家在听课后,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当面与任课教员进行沟通和探讨进行反馈;二是详细的督导意见和建议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反馈,要求督导秘书在督导专家完成督导后两天内反馈给任课老师;三是以简报的形式,每月公布一次督导结果,指出当月老师授课质量、教学设备、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四是要求新任老师在接受教学督导后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对当次课进行反思,明确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以及如何改进,然后将反思日记提交给督导专家,专家点评后再反馈给任课老师;五是必要时安排督导专家和任课教员座谈,进行当面沟通.(二)既往教学督导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