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一生》单元教案设计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顾长明教案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将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做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活动,围绕让学生进行一次探究性学习,学会观察、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就教材的设计意图来看,重在让学生通过种植、观察、比较、调查、记录、描述、思考、讨论、绘画、解剖、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能,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操。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对植物方面种植与观察欠缺,教案中我提前一周指导学生种上一些青菜种子和黄豆种子,并指导让学生观察和做好记录,使其亲身经历种植和观察的全过程。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感与周围生活环境为其对植物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单元教案目标针对以上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对相关内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在体系,我制定了如下的单元教案目标:、通过实物观察与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提出关于植物的问题;能通过实验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萌发的条件、根和茎的作用、花的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了解种子传播及植物传粉的途径;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能够照顾好自己种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根和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能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根、茎、叶、花的形态及作用的快乐;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单元教案重点基于以上三个目标,针对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萌发的条件与花的组成部分,认识根和茎的形态和作用作为本单元的教案重点。单元教案难点区分直根和须根,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萌发的条件、能够照顾好自己种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作为本单元的教案难点。单元教案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案目标,教师在具体操作这一课时需要做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各种带有根和茎的植物、花、果实、种子、花、镊子、放大镜、红水、烧瓶、实验用刀、泡过的蚕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图片、双色花(自制的)等。单元教案过程第一环节果实和种子一、谈话导入,引发研究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植物的认识情况。、教师描述:老师今天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设计意图】开始由学生对植物的介绍到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植物有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使其对植物的生长情况、内部构造、各类器官的研究充满好奇感。二、自主探究,寻求果实与种子的秘密(一)自主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小组内相互介绍带来各种植物的果实或提供的图片。、观察、研究果实的共同特征,师巡视指导。、交流研究结果。(如说不到果实的内部特征,教师引导介绍果实外面的皮在科学上叫“果皮”,而果实里面的籽在科学上叫“种子”。)、探究带来的哪些不是果实,并说出理由。、拓展小练习:(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预测是不是果实,预测后出示解剖图验证。、教师小结:开花植物的种子都在自己的“家”——果实中受到保护。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找不到种子,所以不是果实。当然,也会有些例外,比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香蕉等一些果实就没有种子,但它们仍然属于果实。看来对于果实来说种子是很重要的(板书:种子)。(二)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比较干湿种子的不同。()学生预测:如果把种子放进泥土里会发生哪些变化。()观看录像资料:种子的一生。()学生交流看了片段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