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_第1页
1/3
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_第2页
2/3
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_第3页
3/3
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护理风险 1。1 感染 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加上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通风不良、消毒不到位、床位之间距离较小、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另外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用品消毒不严,各种医疗器械,如暖箱、光疗箱、喉镜、奶具、衣物消毒不严,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2 损伤 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洗胃、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烫伤、使用热水袋烫伤、坠床等各类损伤及意外。足月儿指甲过长自行抓伤,蓝光照射时眼罩脱落。吸氧不当造成的失明、氧中毒、肺不张、呼吸抑制,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严重可引起脑损害。辐射床应用不法律规范引起烫伤或复温效果不佳. 1.3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呕吐,但是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可无临床呕吐症状,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甚至猝死,临床上对这种“寂静型”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1。4 护理记录不周 护理记录不及时、漏记、记错、用词不严谨. 1。5 交接班不完善 交接内容不全,重点不明确。 1。6 其他 调换床位、输错液体、新生儿被偷窃.新生儿肢体小、外貌特征非常相似、手条及脚条及易脱落,在沐浴、外出检查、入出院时调错婴儿,入院时写错手条,出院时抱错婴儿等。 2 防范对策 2。1 增强患儿的抵抗力,实行保护性隔离 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与监测,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确保各项生物学指标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必做好新生儿室的物品管理,床单布类天天更换,奶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高压消毒,患儿的用物要求一人一用并要求经过消毒后使用,尤其应留意对暖箱、蓝光箱、呼吸气囊、呼吸机管路等的消毒,每周更换暖箱 1 次,使用后终末消毒。各种穿刺、置管、吸痰应遵守无菌原则.医务人员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是进入新生儿室的人员一律要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感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备足够的手消毒设施,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2 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范① 静脉外渗:输液时加强巡视,静脉注射部位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生儿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