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自评报告施工单位:(盖章)工程名称工程规模建设单位结构类型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完工日期1水稳基层平整度差、松散、裂缝治理措施及结果一、治理措施 1、在满足设计强度前提下,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应采纳强度等级为 32.5 或 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 3 小时,终凝时间大于 6 小时且小于 10 小时。 2、应严格控制细集料中的粉尘含量,不得大于 12%。 3、混合料含水量应严格按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控制,拌和后的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宜+0.5%以内,确保碾压时达到最佳含水量。4、在施工水稳基层前,路基或下基层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摊铺前应洒水湿润。5、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铺筑,掌握工序衔接和施工延迟时间状况,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现场检验情况,确定适宜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等工艺.6、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在场站集中拌和。在正式拌和之前,需先调试所用的拌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水泥、含水量(应根据施工气温调整最佳含水量) 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当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7、分层摊铺施工时,底基层宜采纳摊铺机摊铺,上基层应采纳摊铺机摊铺,道路幅宽大于最大摊铺宽度时,宜采纳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整平板前来料高度和控高传感器情况,避开出较大起伏。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根据钢轮压路机稳压—弱震动碾压—强震动碾压—胶轮压路机收压的顺序碾压。碾压过程中横向接头应幅间错开。碾压完毕后及时采纳节水保湿养护膜、覆盖养护,保持表面湿润. 9、合理组织施工,当分层施工时,底基层、上基层摊铺碾压应衔接紧密,成型后养护期不得少于 7 天,期间应严禁车辆通行,避开损坏,期后应及时封层处理。10、处理局部基层不平整问题时,严禁采纳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应在施工时增加相应的结构厚度。11、检查时除了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法律规范》CJJ1 的要求外,还采纳了钻芯取样的方法验证水稳基层的成型完整性情况.二、结果 本工程水稳基层平整度较好,无松散、裂缝、施工质量合格。 2检查井盖与路面衔接不平顺治理措施及结果一、治理措施 1、安装井座前,应逐个检查加强圈混凝土外观质量。表面平整坚实,洞 口圆顺,不得出现开裂破损和变形情况.2、沥青路面铺筑前,应按设计安装要求固定钢筋混凝土调节环,并随道路路面沥青混凝土分层铺筑。3、沥青摊铺时确保检查井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