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作者:乔治·阿克洛夫一、引言本文讨论的是质量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商品异质性的广泛存在对传统的市场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质量差异和不确定性的相互作用也许可以解释劳动力市场重要机构存在的原因。另一方面,本文试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进展中国家,商品交易将很难进行,并给出一个用于确定欺骗性交易经济成本的模型.该理论还可应用于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耐用品的流动性和名牌商品的讨论。在许多市场中, 购买者总是利用某些市场统计数据来推断欲购商品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 销售者就有动机销售劣质商品, 因为从优质商品中受益的主要是其统计数据受影响的销售者整体而不是单个销售者。结果是, 产品的平均质量往往会下降, 市场规模将缩小。还应该看到的是, 在这些市场中, 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是有差别的, 因此, 在某些情况下, 政府干预可以增加各方的福利。或者是, 私人制度可能会产生,以利用各方潜在的福利增长.但是,这些制度并不是孤立分散的,因此权利的集中有可能形成,这就是制度本身带来的后果。本文试图用汽车市场来阐述上述思想。应该强调的是, 之所以选择汽车市场, 是因为它非常具体并且易于理解, 而不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或现实性.二、以汽车市场为例的模型A. 汽车市场旧车市场的例子说明了问题的本质.用以解释这种现象的常见理由是, 拥有一辆新车可以带来欢乐, 而我们却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假定(为了说明问题, 而不是现实情况)市场中只有4种汽车, 即新车和旧车, 好车和次品车(在美国, 也称之为“柠檬").新车有可能是好车, 也有可能是次品车;当然, 旧车也是如此。人们在上述市场中购买一辆新车时, 并不知道他所购买的汽车是好车还是次品车.但是, 假定在生产出来的汽车中, 好车的比例为q, 次品车的比例为1—q, 则买主必定知道买到好车的概率为q,买到次品车的概率为1—q。然而, 在对某辆汽车拥有一段时间后, 车主就可以了解该车的质量, 也就是说, 车主会玉新估量其汽车的概率是次品车, 这一估量计要比原来的估量更准确.这就形成了一种可得信息的不对称:现在卖主比买主更了解汽乍的质量。但是, 好车和次品车仍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因为买主不能区别好车和次品车。显然,旧车与新车的价值不会一样--假如旧车的价值和新车的一样, 那么, 在好车的概率更高、次品车的概率更低的情况, 以新车的价格出售一辆次品车, 然后买回一辆新车肯定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