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概述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进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讨论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怀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讨论采纳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法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2)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 1。5 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 2 点。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为了便于观测和使用方便,一般将岸上的平面基准网点纳入垂直位移基准网中,同时还应在较稳定的地方增加深埋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它们是大桥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为统一两岸的高程系统,在两岸的基准点之间应布置了一条过江水准线路。四、方法与成果精度1)GPS 定位系统测量平面基准网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考虑到基准网边长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