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党委建设调研报告一、情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概况(一)情概况。全州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全州辖自治县,有个乡镇,个村委会,个社区。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五位一体”的傈僳族自治州。地处边境一线,国境线长449.5公里,占中缅边境线的20%,占全省国境线的10%以上;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腹地,是北高黎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58.3%,是祖国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白、藏、汉等22种民族,傈僳族占总人口的50.9%,独龙族和怒族是独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州内群众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本主教等四种宗教,信教群众超过12万人,占全州人口数的23.2%。新形势下,正处于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争夺与反争夺、禁毒与防艾斗争的最前沿,肩负着守土固边、保护生态、维护团结、禁毒防艾、抵御渗透的重大责任。至今还是乃至全国最贫困、开发最滞后的一个民族自治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被省政府确定为扶贫攻坚的“上甘岭”。20XX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是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的二分之一,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三分之一。所辖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全州29个乡镇中有19个扶贫攻坚乡。全州有25.4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有17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新时期,全力打好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大会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各级党委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二)贫困村党组织基本情况。截止20XX年底,有50个党委,5个派出工委,88个党组,33个党总支,1001个党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有7个党总支、264个党支部,1528个村党小组。全州党员有24678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有21910名,占全州党员的88.8%。农村党员有16741名,占全州党员的第1页共10页66.5%。农村党员中,少数民族党员有15442名,占农村党员的92%。全州有269个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高的村是金顶镇的文兴社区,主要收入来源是居委会房屋和土地出租所得。全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50万元之间的行政村有2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10万元的行政村有9个,村级集体经济零收入的行政村有258个。全州95.9%的行政村属零收入的“空壳村”,仅有4.1%左右的行政村有集体经济收入。二、贫困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近年来,委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党建工作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团结和带领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程和强基固边工程为契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消除了党员空白小组,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不断建设完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实现全州覆盖,作用日益突显;党员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信教党员转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农村经济社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总体上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亮点频现,成效明显。同时,必须看到,农村基层党组织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有许多难题急需破解。(一)党建责任难落实。一是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感不强。部分乡镇党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重经济工作,轻党建工作的思想倾向,认为抓经济是硬指标,抓党建是软任务,抓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强。二是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不系统。部分乡镇党委抓党建的作风不深入。有的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部署多,落实少;有的突击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时候多,农村基层党建经常性工作比较薄弱;有的对村级基层组织资金和精力投入少,对基第2页共10页层党员干部关心不够;有的对村级基层组织重使用、轻管理,长期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三是对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