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医院死亡报告和死因统计工作的管理,提高死因报告工作质量,同时,为及时准确地发现诊断不明死亡病例,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特制定本制度.1、所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死因信息责任报告人.2、凡在医院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经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仔细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必须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医学死亡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3、辖区内在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正常死亡者,由临床医生根据家属或知情人提供的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居委(村委)开具的居委(村委)证明、家属或知情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死者身份证或户口本和生前病历,对其死亡进行推断,填写《医学死亡证明书》。4、医院死因监测网报人员收到《医学死亡证明书》后应逐项仔细审核,如发现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必要时组织医院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5、对院内死亡病例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 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6、医院死因监测人员要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7、医院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死因监测档案管理制度1、为妥善保管和利用死因监测资料,加强死因监测档案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2、死因监测档案包括死亡报告卡片、登记册、报表等监测的原始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3、死因监测资料设专人负责管理,科室人员负责自身工作范围内业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4、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注意防火、防虫、防潮、防鼠,保证档案的绝对安全。对有损坏的资料及时进行修复、复制。5、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注意死亡个案资料的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公布.6、死因监测工作的原始记录要长期保存,录入计算机的数据使用有效的方式备份保存。7、对于其他需要使用死亡信息的,应由申请人按有关行政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申请书应明确信息的用途、范围时段和类别。死因监测工作培训制度1、为提高死因监测工作人员死因监测方面的业务素养,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制度。2、医院每年组织对临床医生进行一次死亡监测培训,培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