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建筑行业 EPC 模式的现状及今后进展摘要:中国属于能源大国,经济进展模式必定会成为集约甚于精约友好型,建筑行业又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其的改革是必定。由此长远看来,建筑行业的 EPC 模式符合国情并顺和潮流。一、EPC 模式是什么所谓 EPC 总承包,英文全称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翻译过来就是设计→采购→施工。也就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在决策阶段之后,项目施工设计阶段开始,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以及工程施工和试运营等方面进行总承包、以减少中间环节的参加,实现统一化和一体化.该模式是根据承包合同中规定的总价或者是可以调节的总价的方式。由总承包商负责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环节进行综合的管理与控制,使工程项目能够根据合同相应的规定完成。EPC 承包模式是今后建筑工程进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是因为其具有其他模式不具备的优势,即在该系统中,业主制负责整体性、原则性以及目标性的管理,这样使得总的承包商能够具有更多的权利,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制造更多的空间,也能够运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业主和承包商制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二、从国内工程承包单位实际运行看,EPC 管理中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项目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多数还是运用传统手段和方法进行项目管理,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进度、质量、造价、信息、合同等七大管理目标管理方面同先进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EPC 模式必须是委托专业化的队伍完成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和加快工程进度.目前不少项目业主仍存在“家长制”作风,代行总承包商的部分职能,如直接组织工程招标或“暗中”指定分包商,使得 EPC 总承包商无法择优选择分包商,由此造成延误工程进度,降低工作效率,使 EPC 总承包商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 EPC 总承包优点。2、EPC 项目自身内部管理不法律规范. 人们对总承包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主要是计划体制下各行各业各系统都有自己的基建队伍,在行业垄断、部门分隔的情况下,实施总承包阻力较大。有人认为,实施总承包管理是施工费用再加上管理费,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