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内容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成长体验。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家长建立家园共育理念,丰富家园共育的途径和实施办法,建立家园共育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一、家园共育的作用1.家园共育,促进了教育质量提高在通常情况下,教育行为的实施往往被限定在“幼儿园"或“家庭”的特定空间中,这种教育行为从本质上往往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各种社会背景、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家长,无疑可以为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方案.通过家长的合作,幼儿园可以将教育活动的实施场所延伸到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植物园、公园等各种现实的社会场合,从而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范围。通过家园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和社区,突破了幼儿园教学的封闭性,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 家园共育,丰富了幼儿的成长体验无论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多么先进、家庭的教育方案多么丰富,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独自提供的成长体验毕竟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地发掘家长群体中所具有的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家园共育,用科学的实施方法加以组织,提供给其他孩子。这样,帮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大大地丰富儿童成长体验。3.家园共育,搭建了家长互动平台 目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但是,在家长极端重视子女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实情况下,却常常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的、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因此,通过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家长们构建一个关于如何正确养育孩子的沟通平台,帮助部分家长放弃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而在专业人士的有效指导下,对孩子实行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施加良性的教育影响,避开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困扰.二、当前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提出“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以来,幼教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做法,与此同时,一些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