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随着国际电信联盟的《The Internet of Things》报告和 IBM的“智慧地球”构想的提出,2009 年 8 月 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提出“在传感网进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随后,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门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正式推动物联网相关产业进展.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探究物联网,以期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展的政策措施.当前在我省高校中只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申请了物联网专业,高职院校中目前还没有申请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适应社会、市场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急需培育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素养的物联网智能管理与服务的人才,经调查论证,可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论证如下:一、 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必要性物联网概念于 1999 年提出,其本意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无线环保、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慧物流、智能消防、工业监控、远程医疗、农业智能大棚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提供一个智能、高效、安全、低碳的创新物联网平台。估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 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进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基于上述情况,国内外市场急需具有系统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知识体系,熟悉射频识别、无线通信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感知通信协议、嵌入式软件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能够承担物联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应用、维护和管理,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对高素养人才的迫切需求,我院由此准备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