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度 1、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积极主动与贫困学生家长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2、班主任要建立学生家长档案,即“电话、通信地址、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 3、班主任要常常同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 4、定期向贫困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包括对学校的意见及对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意见),一般每学期 1-—2 次. 5、班主任(科任老师协助)每学期至少组织 1 次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座谈。 6、在寒暑假期间深化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问卷活动。 7、班主任在学生出现特别情况,如患病、受伤、厌学等,应及时与家长联系。 8、班主任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特别是受到批判教育时,应及时通知其家长.9、鼓舞班主任多与家长联系,仔细落实开展“三必访”工作.亲情缺失家庭必访,困难家庭必访,问题家庭必访。班主任、学校领导要密切配合,每学期至少家访五人,各班每学年必须遍访学生家庭三分之二以上.10、对于家长来访、来信,应仔细接待或迅速给予答复。 班主任与贫困儿童家长沟通方式 班主任工作离不开教育教学法规要求和监督,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更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教育教学法规、学校的支持和学生家长的帮助,班级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 50%以上“贫困儿童”班级的班主任,寻求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我就遇到了难题。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有:1、集中召集家长会。 向家长传达班级管理计划或通报班级学生总体情况.有时可实行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方式,以解决班级学生或家庭教育普遍性的问题为目的召开家长会。 2、召集部分学生家长 择机把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行为习惯或品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期分批地按类召集家长会议,既有针对性、让家长有平等感,又便于家长之间敞快乐扉沟通沟通。特别是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3、与个别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这种形式的沟通具有真对性,也是班主任最机动灵活、便于操作的一种与家长沟通沟通的形式为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做为“贫困儿童"居多班级的班主任,以上三种与家长沟通形式就不能用了。“贫困儿童”的家长大都是学生入学寄钱来,平常很少有关怀与家长沟通少。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看,学习能力低下,在家也没人辅导。如何提高对“贫困儿童”教育质量问题,如何保持与“贫困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把远在千里外“贫困儿童”父爱母爱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