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1 课题来源及意义医疗保险是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因保障内容和涉及关系的复杂性而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艰难的领域之一。尽管如此,随着国务院新医改方案的公布,10 年的医改使得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1998 年,国家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规定原实行公费医疗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2008 年 10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119 号)中规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2009 年 4月 7 日发布的《2009 一 2011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从 2009 年起取消大学生公费医疗的待遇,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自此各地开始了将大学生纳入当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试点。大学生加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在新形式下解决在校学生医疗保险问题的大规模投入。从制度设计上看,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中的弊端,它突出了个人的责任,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费用意识、也利于医疗保险费用方面的控制。在保障范围的规定上不再有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之分,更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但在实践运行中,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进来,发挥对学生疾病风险的保障作用,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地研究,来探讨该制度在实践运行中的效果,以此为该制度的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2 国内外发展状况我国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而且起步比较晚。随着我国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才开始对大学生公费医疗改革方向进行探索研究,目前对于大学生加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研究还没有全面深入的展开。(一)对大学生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费医疗不再满足大学生的医疗需求,许多典型问题显露出来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费医疗存在的弊端,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徐砚在 2004 年《医学与社会》中发表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当议》中指出大学生医疗制度五花八门,存在保障范围窄、保障水平低、学生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等问题。刘铁明在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