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养方式与藏族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摘 要】本研究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 183 名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以及主观幸福感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使用了独立样本 t 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两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较为积极。(2)藏族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3)藏族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生活环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4)藏族高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中关怀和自主性两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冷漠/拒绝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环境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5)母亲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关键词】藏族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主观幸福感1 引言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我们更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然而一个和谐的社会又需要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着积极的幸福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对主观幸福感有一个很深的了解和探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财富不断满足的同时,我们更加的重视自己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幸福水平,也就是本文所说的主观幸福感。近几十年,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推动了人们对自我主观幸福感的了解,藏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从一个藏族学生向一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现在的藏族学生在面对就业,感情等问题的时候,将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例子多之又多。如果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社会的稳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也会得么进一步的提高。立足于这一点,本文从影响藏族学生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出发,以《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为工具,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对藏族学生的以上现状的缓解做点贡献。1.1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及研究现状1.1.1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主观幸福感是来度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一个人通过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自定的标准进行的比较的一种整体评估。早年,Wilson(1960)对个体的幸福感的来源提出了两点假设:(1)需要的及时满足能够产生快乐,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导致不快乐;(2)需要满足到何种程度才能带来快乐,要看个人的适应水平和期望水平,而这些又受一个人的过去经验,与他人的比较的影响。正是这个理论的提出才大大地推动了幸福感的研究。本文是从情绪体验这个角度来研究的。1.1.2 主观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