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内容提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大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做为人类社会治理体系的政府,也同样迎来了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在政府管理与服务中应用电子政务时代。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如时间、地点、获取的方式上的要求等等,有效快速的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各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同样可以通过电子化渠道进行沟通。电子政务的建立使得政府工作具有开放透明、快速有效廉洁勤政、节能环保等特点。但政务信息化后,政府公文在网络上流转、其中更是有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一旦流失就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核心政务。关系到各大系统、各部门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利益。本文根据我国当前电子政务信息的发展现状,针对其电子政务创新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观点。【关键词】:电子政务 创新管理 政府一、绪论中央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 为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自此开始步人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时期。在近几年中,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体系等基础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重点工程和各部门、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 涉农信息服务继续深化, 中西部电子政务快速起步,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一些地方政府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电子政务外包、绩效管理, 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开创了以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局面。二、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一)观念问题政府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够, 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 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 而没有重视电子政务应用中出现的诸如政府部门硬件、软件及信息服务的需求对IT 行业的带动; 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 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 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电1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一是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电子政务的发展, 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正是这一点, 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