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程序员实习总结范文以前在校很少自己做程序,对软件工程更是一无所知。来到公司,开始接触大规模(其实现在看来实习的项目其实还是很小的)软件开发,一时真的有些迷茫.比起 VSS,MVC,QA,CMMI,我对 JAVA,JSP,XML 的一窍不通根本不值一提。大家都不想输在起点,所以都默契地在加班,这样一直持续了实习的两个月。 刚来的时候始业教育显得慢吞吞,我们还常常盘算去哪哪玩之类的.我和 FLYSKY(20 个新生里唯一一个南区的兄弟,软件学院的)还常常出去吃各种小吃,每到一处都尝尝本地的风味,这是他的习惯。之后开始的培训还不是很难过,JAVA,C++,ORACLE,老师们讲的很好,可以说是非常好,好得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听懂。大家开始发愁,我也是每天晚上都基本看书到 10 点. 我心说得亏哥们我还练过,来之前的 2 月份我就自己买了一本 THINKING IN JAVA,看懂看不懂怎么说也算是准备了一下 JAVA。C++虽说没去上过课,但凭我的直觉我就一下看中这东西很有用,自己也看过一阵.至于 ORACLE,虽然不了解,但毕竟因为佩服云飞扬的性格和敬业精神,咱 SQL 选修也不是白混的.专业倒还有点基础,再加上咱这自学能力也不是吹的,基本维持.可等到后来的日语课就全迷糊了:本就没有语言天赋,再加上记忆严重欠缺,总是特别害怕去上日语课.不过特别喜爱那个老师说话的感觉,加上她一直对我都很好,所以还是很用心的学着。 随着培训的收尾,我们开始正式进入项目.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我们一步一步的开始接触软件开发的每个细节。最受不了的就是每天都要记周报,填写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这个我还被 QA 通报了好几次呢,真的很郁闷.其实现在我很感谢这种制度化的东西,某些情况下好习惯的养成是要靠强制来确保的。详细设计之后就是企盼已久的编码,我心想终于可以做点正事了。现在回头一看才知道,其实编码只占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劳动量的 1/4 左右,而且其他的环节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足轻重。 编码我其实做的很不好,主要是因为需求分析阶段就没有认真认真的理解需求和规格说明,加上编码时一个关键时段我回校和老同学叙旧。那阵项目经理(PM)就常常和我们说,有问题自己想办法,不要常常问我。PM 其实是在叫我们自己酝酿,遇到难题只有憋一憋才能有真的收获.而我不在的那三天正好是大家技术/思路上的一个跃迁,很多难题的解决方法都基本成熟,大家的编码也接近 50%了,所以回来时我感觉已经掉队很多.再一个就是编码中期时机器出问题,环境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