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美术是制造性劳动第一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课时:两课时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推断的教学活动。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制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育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制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并理解。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白板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白板展示《血衣》王式廓《血衣》的作者为王式廓,尺寸为 23 厘米×40 厘米。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二. 欣赏分析1.作者介绍王式廓 (1911-1973)从小生长在农村,具有像农民一样质朴的性格,参加革命后又长期和农民接触。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他都以诚挚的语言划刻了不同时期人物的精神气质,给人以十分鲜亮的历史感.素描作品《血衣》是他从 1953 年到 1959 年所画的主题性创作。2.提问:在这幅画面上我们能看到那些内容?《血衣》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持血衣控诉的妇女,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或是青年民兵等等,每一形象,画家都进行了真实的描绘,都鲜亮地洋溢着作者对主人翁的深厚同情和热爱,对于这些受侮辱,受损害的善良农民的悲惨遭遇的不平。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生活中遭受过巨大不幸的妇女,她的痛苦,哀伤和生气,都在形象的动态中表现出来。人物再现的真实,更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