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 卤化 :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2. 磺化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3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4。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烷基最为重要5。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6。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 π 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含 SO3 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 值”。 磺化易,π 值小; 磺化难,π 值大。8.硫酸的 D。V.S: :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9.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10.氯化深度: 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11.废酸的 F.N。A: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14。氨解: 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1)Claisen—Schmidt 反应;芳香醛或脂肪酮混合交叉缩合。反应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或乙醇溶液中进行,得到很高产率的 α、β—不饱和醛或酮。这一反应叫 Claisen—Schmidt 反应。(2)Darzen 反应;醛酮(主要是芳醛)与 α—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 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叫达尔森反应,也称为缩水甘油酯的反应.(3)Mannich 反应;含活泼 H 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及胺(伯胺或仲胺,氨)进行缩合反应,结果活泼氢原子被胺甲基取代,得到 β-氨基酮,通常称 Man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