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机具设计1 前言1.1 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马铃薯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蛋白作物。总产量在全国范围内超过 6900 万吨的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 2007 年已经达到了 9000 万亩。我国培育的马铃薯的全部产量已经占了世界马铃薯的总产量的 21.5%上下。我国如果只看总产量的话目前排在世界第一位。不过相比与美国、或者欧洲还有澳大利亚来说,我们的单位产量还远远不够。中国每公顷的马铃薯的产量在 2004 年只有 15324 公斤左右。但是在新西兰,世界上马铃薯每公顷产量最高的国家。他们的单位产量比我们高出百分之十几的比重。所以说我国目前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17358 千克。我们大概每公顷都低于最高产量国家的 24553 千克多。接近他们的三分之一还要少。我国马铃薯单位产量很低。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应把看作是第一件所要完成的。而且我们也要对机械化生产水平要多多掌握。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马铃薯产量。同时种植方式在传统的马铃薯的技术当中已经变革。第一.我们是要提针对高机械化能作用与马铃薯的产量的生产水平相关方面的提高这几年马铃薯的半靠机械化运作的国内外还是全机械的运作的种植区,仍然提醒着我国的传统的栽培方式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的运用已经无法在国际上持保证的水平,甚至在未来这样的运作方式一定会是落伍的,不高效率的方式。这些完全根据人的力量或者用消耗动物的资源去生产的传统运作方式。从挖沟到覆土。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贯穿整个环节。从而直接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种植效果远低于机械化种植水平。中国疆土辽阔。其实土地种类也多样化。所以多不同的种植物有着不一样的传播种植的方式。今后国际化的播种机发展的方向一定是为了提高单位产量而去个性化设计的播种机。并且具备非常适应性强的功能。有一个不能忘记的关键源于其播种机的适应环境和各种作物的特性的性能因为这样可以对播种机的性能也有所升级。他的通用性是有助于其发展的。我们要充分1郭小君 马铃薯播种机具设计利用号播种机。尽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播种机领域。中国尚且想要缩小这段差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正在将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想要对传统马铃薯栽培的数量有所上升其中有几点关键的原因一直在限制着马铃薯产量的发展,例如:(1)质量底的马铃薯种子。一般都是用来自一些自己储存的中国大多数种植马铃薯地区培育的种子。这些种子大...